“放手”多裨益
如果把各子(分)公司比作集团之子,那宏兴钢铁公司无疑是酒钢的长子。然而,这个曾经的西北“钢铁之王”,却在市场危机中戴上了“亏损大王”的帽子。长期以来,酒钢宏兴钢铁公司内部管理体制、机制僵化,责、权、利不对等,基层各单位严重缺乏经营责任意识,“等、靠、要”思想和“庸、懒、慢”行为盛行。
2015年下半年开始,酒钢宏兴钢铁公司重新修订了《专业管理考核细则》,公司级的考核条款由原来的147条调整为9条,重点管控利润、成本、费用和产量指标,其他指标都划归为各单位内部考核权责,实现了考核的“松绑”。
同年12月份,该公司下发负面清单,除公司直接开展的和基层单位开展的经公司审批的事项外,其余经营管理权限全部下放,赋予基层单位与经营管理主体责任相一致的机构岗位设置、选人用人、内部分配、生产模式调整和费用管理等权限。
2016年,酒钢宏兴钢铁公司根据各单位属性,将其分别划入利润、成本、费用3个管理中心进行考核,其中,将碳钢薄板厂、不锈钢分公司、炼轧厂等8家直接面对终端市场的单位划入利润中心,只考核利润和产量两项指标;将镜铁山矿、焦化厂、炼铁厂等不面对市场,其产品只在内部工序间结转的5家单位划入成本中心,只考核成本和产量两项指标;将储运部、检修工程部等只发生费用的4家单位划为费用中心,只考核费用指标。
“放手”后,宏兴钢铁公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
“以前都是争着抢着吃‘好料’,现在变成了想尽一切办法找物美价廉的原料。”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。拿成本中心来说,机制改革后,生产各环节以炼铁为核心,加大经济配料研发力度,挖空心思“抱团”降本。
今年初以来,该公司公认的比“伸手够天”还难的生铁成本,一度降至1188元/吨,同比降幅近30%,首次步入全国先进水平。
“除生产经营类权限下放外,工资怎么发也是各单位自己说了算。工资发放遵循‘增人不增工资、减人不减工资’的原则,这样一来,不仅没有单位要人要岗了,还有很多单位主动减岗减人。”该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告诉《中国冶金报》记者,“产能下降时,都不用我们提出要求,一些单位自己就申请安排富余职工顶替劳务用工了。”
掌握运营权、管理权、购销权等实权后,酒钢宏兴钢铁公司经营决策不再“苦等”号令,其采用的以效益排序的生产组织模式,使之能够及时对亏损的产线“踩刹车”、对盈利的产品“加油门”,为企业穿上了抵御市场风险的“黄金甲”。由于各环节衔接顺畅,2016年以来,该公司市场上“捕捉”到的创效品种“加塞”生产速度迅速提升,基本做到了24小时之内就能组织生产,有的产品甚至实现了跨产线生产,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。
随着诸多管理权力被取消,各职能处室不能通过审批、考核等方式直接干预负面清单以外的事项开展,取而代之的是搭台、协调、服务。从“指挥棒”变为“服务棒”,酒钢宏兴钢铁公司各个职能处室重心下移,均实现了从“管理型”向“服务型”的转变。
南风不锈钢(www.nbxg.com,简称NBXG),专业的不锈钢交易平台。提供不锈钢行业资讯、商家入驻、在线交易、担保交易、项目交易等服务,并为需求甲方提供招标发布平台,为客户提供从专业资讯服务,到在线采购、支付、物流等一体化服务。